本周,煤炭市场延续低位运行格局,供需矛盾叠加库存压力导致动力煤价格跌至近四年新低,而焦煤市场因国内外价格倒挂进一步抑制进口量,行业基本面承压明显。随着下游复工复产节奏的推进,市场对煤价企稳的预期升温,但短期供需宽松局面仍难逆转。
动力煤:库存积压叠加需求疲软,价格持续探底
供应恢复加速,港口库存攀升
陕蒙地区442家煤矿开工率已超78%,国内煤炭供应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。与此同时,环渤海动力煤现货参考价(5500K规格品)于2月17日跌至746元/吨,创2021年5月以来新低。港口库存持续增加,中上游环节库存积压明显,供需宽松背景下,煤价倒挂现象加剧,部分煤企被迫采取保价措施。
进口冲击与需求复苏的博弈
进口煤到岸价持续走弱,进一步挤压国内贸易商利润空间。尽管气温回暖导致供暖需求回落,但制造业和电力企业的复工复产有望逐步释放需求。光大证券分析指出,2025年广东省动力煤价格面临下行压力,叠加印尼煤炭出口增加预期,进口煤成本优势或对国内市场形成压制,但煤电企业盈利平衡点调整可能成为煤价阶段性支撑因素。
库存压力与复工预期交织
当前动力煤市场核心矛盾在于高库存与需求复苏节奏的不匹配。光大证券预测,随着4%的用电量增速和11.3%的装机容量增速,电力供需宽松格局将持续,短期内煤价或维持低位震荡,但需警惕下游集中补库带来的短期反弹动能。
焦煤:进口倒挂抑制贸易,库存去化待需求回暖
国内外价格倒挂压缩进口量
本周炼焦煤市场呈现弱稳运行,海外焦煤价格虽小幅上涨,但国内港口到岸价跌幅更深,导致进口贸易利润空间受挤压。据行业周报,当前焦煤进口量因价格倒挂明显收缩,贸易商拿货意愿降至低点,这一现象或对国内供应形成阶段性缓冲。
产业链库存连续下行,基建需求成关键变量
焦钢企业库存已连续数周下降,钢厂高炉开工率与日均铁水产量维持窄幅波动。随着天气转暖,基建项目开工率提升预期增强,钢企对焦煤的补库需求或逐步释放。但短期内,钢铁行业盈利承压仍制约原料采购积极性,焦煤价格企稳需依赖终端需求的实质性改善。
资金流向反映市场分歧
二级市场方面,煤炭板块本周跌幅居前,主力资金净流出6.65亿元,中国神华、兖矿能源等龙头股遭抛售。尽管板块估值与股息率具备吸引力,但市场风格切换至TMT等成长板块,资金分流效应显著。证券时报数据显示,煤炭行业37只个股中仅13只上涨,市场对行业短期业绩弹性的信心仍显不足。
风险提示
终端需求复苏不及预期、进口政策调整扰动供应节奏、板块资金轮动加速或加剧股价波动。
本文源自:金融界